虎丘塔景點描寫 虎丘塔的描寫
導讀:虎丘塔景點描寫 虎丘塔的描寫 1. 虎丘塔的描寫 2. 描寫虎丘塔的段落 3. 虎丘塔的外形特點 4. 虎丘塔的描寫景色的作文 5. 描寫虎丘塔的句子 6. 描寫虎丘塔的優(yōu)美句子 7. 虎丘塔像什么 8. 寫虎丘塔的詩 9. 描寫虎丘斜塔的句子 10. 虎丘山上的塔
1. 虎丘塔的描寫
話說齊天?圣孫悟空?鬧天宮,出了南天門,正要回它的花果?。他喝得醉醺醺的,駕著云,嘴?啃著半個仙桃,腋下還夾著?壺美酒。正在愜意之中,突然見到遠處飄來?座寶塔。?圣玩??起,??箍棒?撥,將寶塔接在了?中。真不錯,這么玲瓏精致的?座塔,帶回去放在我的花果?上吧。
?到蘇州虎丘上空時,?圣忍不住向下?看,啊,這座???清?綠,福地洞天,?我的花果?還美呢。“妙!妙!”?圣??興,?舞?蹈起來,不留神將寶塔失?落了下去,正好落在了虎丘?頂上。只可惜沒放正,有點傾斜。??圣嘴?的半個仙桃也掉了下來,落在虎丘半?腰;腋下的那壺美酒落下來,砸開了?座“鐵華巖”。這三樣東西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微斜的虎丘塔、半個?桃和“鐵華巖”的巖泉。從此之后,虎丘的風景更加美麗迷?了。
2. 描寫虎丘塔的段落
虎丘古跡很多,傳說豐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韻,堪稱“吳中第一名勝”。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著名的虎丘十八景。這些名勝古跡都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巖寺塔,也就是虎丘塔?;⑶鹚墙ㄓ谒未?61年)的平面八角磚塔,共7層,高47.5米。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據(jù)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中心垂直線偏離已達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其塔頂偏離4.4米)。1956年在塔內(nèi)發(fā)現(xiàn)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碗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jù)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xiàn)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后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shù)赜小罢鎰Τ?、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他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 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jīng)》的作者。據(jù)《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寓居虎丘,他一邊研究茶葉,一邊著作《茶經(jīng)》。他發(fā)現(xiàn)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最吸引人的古跡是劍池。從千人石上朝北望去,“別有洞天”圓洞門旁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據(jù)《山志》等書記載,原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后因年久,石面經(jīng)風霜剝蝕,“虎丘”兩字斷落湮沒。在明代萬歷年間,由一個名叫章仲玉的蘇州刻石名家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在蘇州有“假虎丘真劍池”的諺語。也有人說這句話是指闔閭之墓的秘密。
3. 虎丘塔的外形特點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內(nèi)容,其類別多樣,年代久遠。總體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風格與自然景觀協(xié)調(diào)。其形式有塔、殿、橋、亭、樓、閣、墓等;年代從五代延續(xù)至當代,呈現(xiàn)出宋、元、明、清、民國等建筑風格。1961年,國務院將蘇州云巖寺塔包括云巖寺其他建筑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虎丘塔(云巖寺塔)現(xiàn)殘高48米,為八角仿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七層磚塔,是江南現(xiàn)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層建筑,腰檐、平座、勾欄等全用磚造,外檐斗拱用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F(xiàn)塔頂軸心向北偏東傾斜約2.34米,據(jù)專家推測,因塔基巖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東北方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雖然站在塔內(nèi)看不出有任何傾斜,但是如在塔內(nèi)放一個球形物體 時,可發(fā)現(xiàn)物體朝東北方向滾動。二山門為元代建筑,其結(jié)構(gòu)尚承襲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為兩段圓木相接而成,故俗稱“斷梁殿”。其門扉、連楹、屋頂瓦飾及部分斗拱雖經(jīng)后世修補,但仍保持了元代風格。
雙井橋位于虎丘劍池上,建于南宋,為單孔拱橋,橋面由塊大青石板鋪就,高懸劍池上方十數(shù)米處,橋上有兩個并列的圓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是虎丘著名的歷史景觀。塔影橋在山麓東南,橫臥環(huán)山河上。建于清嘉慶年間。為單孔拱橋,由青石構(gòu)建。吳王闔閭墓葬據(jù)史載在虎丘,歷史上曾多次在劍池下發(fā)現(xiàn)“墓道入口”。明正德年間蘇州大旱,王鏊、唐伯虎等名士在干涸的劍池底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洞口,入內(nèi)只見“壘石數(shù)層若橫板而已”,遂在劍池東側(cè)崖壁上刻有兩篇紀事。1955年和1994年,虎丘管理部門在疏浚劍池淤泥時,均發(fā)現(xiàn)“墓道入口”,所見情況與明代唐伯虎等人記載一致。虎丘山上建于清光緒年間的擁翠山莊依山勢形成獨特的臺地園格局;山東坡的萬景山莊,是當代園林藝術(shù)與盆景藝術(shù)完美結(jié)合展示的典范
4. 虎丘塔的描寫景色的作文
Life of Amur tiger
Tiger Hill tiger hill is built on the undulating hills, covering an area of hectare. The magnificent and broad environment and mild climate make the northeast tiger and African lion live comfortably here. We have a group of famous tigers and lions living here in a friendly atmosphere.
Tiger mountain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 including a sports ground, a breeding farm, a sightseeing spot, and academic papers One in the hall.
中文翻譯:
虎丘虎丘是建在起伏的山丘上,占地面積公頃,雄偉廣闊的環(huán)境和溫和的氣候使東北虎和非洲獅在這里生活舒適舒適我們有東北虎和非洲獅一群著名的老虎和獅子在這里生活在友好的氣氛中老虎山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包括運動場,養(yǎng)殖場一個,觀光點一個,學術(shù)報告廳一個。
5. 描寫虎丘塔的句子
虎丘位于蘇州城西北郊,距城區(qū)中心五公里,為蘇州西山之余脈,因周邊地形脫離西山主體,成為獨立的小山。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說"丘如蹲虎,以形名"。
山高34.3米,古樹參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巔?!秴堑赜洝份d:"虎丘山絕巖縱壑,茂林深篁,為江左丘壑之表。",享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6. 描寫虎丘塔的優(yōu)美句子
蘇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蘇州園林了,
保留的比較好,名氣比較大的私家園林有: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網(wǎng)師園。其實還有私家園林或因為偏僻(同里的退思園和珍珠塔)或因為隱藏在居民區(qū)(藝圃)名氣沒有那么大,其實還是挺好看的,題主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
還有一個是蘇州盤門,這個景點是元代古建筑。那時候用來防御的工事,電視劇《戲說乾隆》的取景地。有一種說法:北有長城,南有盤門,這足以證明盤門在當時對于兵家的重要性。
另一個在蘇州比較重要的景點——虎丘,有吳中第一山的稱號,2500多年的歷史,
虎丘塔,有中國第一斜塔的稱號,也稱中國的比薩斜塔。
蘇州另外一個現(xiàn)代建筑,也很漂亮。那就是蘇州博物館,貝聿銘大師設計的,里面的藏品也很精美。
蘇州是一個小而精致的城市,蘇州的美,美的低調(diào),不落俗氣。
7. 虎丘塔像什么
一千年前,某個春天,北宋詩人蘇軾來到姑蘇,留下一句溢美之詞:“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币驗檫@句話,因為對東坡先生的愛慕,我在去年前往姑蘇。
悠悠千年,過客百代,山林本相? ?失,終究,那里留下過文人墨客的足跡。
景區(qū)入口處的碑文
景區(qū)入口有一排碑文,其中一篇,由北宋詩人楊備所寫、蘇軾所書:“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遺跡至今留。 當年說法千人坐,曾見巖邊石點頭?!逼渲猩婕暗降牡涔省吧v經(jīng)”,是說:晉代高僧道生,曾在虎丘講經(jīng)渡眾時,邊上一塊石頭竟點頭示意。如今那里留下一塊千人石,似乎試圖印證一段歷史。
古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信步而行,拾階而上,沒有看到桃花,俯仰之間,倒是滿眼新綠,令人心曠神怡。
虎丘山道一角
當年,蘇軾游虎丘歸去寫下《虎丘寺》,其中寫道:“入門無平田,石路穿細嶺。陰風生澗壑,古木翳潭井。湛盧誰復見,秋水光耿耿。鐵花秀巖壁,殺氣噤蛙黽。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頑礦。”
我今天來到這里,雖不見平田,卻依然有穿過細嶺的石路,有陰風吹過的澗壑,有古木圍繞的潭井。山下竹林多竹筍,有些比姚明還要高。
虎丘山道上的松鼠,很機靈活潑的樣子
松鼠:你在山道走,我在墻頭行
松鼠:哈哈,你們拍不到我!
又因為是春天,生機盎然,萬物都在蘇醒、都在抖擻精神。我坐在石凳上休息,偶遇一只松鼠在樹枝與草叢里間跳躍,時隱時現(xiàn),忽上忽下。它很機靈大膽,又或者有靈性,當我用手機拍照,竟配合似地回眸。
當它從墻頭跳躍而行,如魚悠游穿梭,,與游人擦肩,我忽然想到孔子那句“交臂非故”。人生短暫,很多緣分,都是如此。
左邊,中國旅客在簇看傳說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右邊,外國游人在靜靜看書。
我也看到,中國游客在簇擁在劍池前,在導游講解下想象遠古的神話。于此同時,有一對外國父女,坐在一叢竹蔭下,一邊休憩,一邊靜靜看書。
林語堂說:“一個人覺得想讀書時,隨時隨地可讀?!凹醋x書用不著相當?shù)牡攸c和時間?!碑斠慌杂慰蜕⑷?,他倆依然坐在那里,不為外界環(huán)境所擾。更讓我感動的一個畫面沒有抓拍到:后來,當不遠處的媽媽準備招呼他倆起身繼續(xù)往前時,爸爸做了個“噓”的動作,意思很明確——不要打斷她看書。
春光正好,人亦閑適
“我來屬無事,暖日相與永?!边@是蘇軾《虎丘寺》中另一句話,也是游人的當下狀態(tài)。有人靜坐洞門外,望著眼前春光;有人在樹林里尋得安靜一隅,掛起吊床,躺在上面看書,狗子趴在一旁;有人站在山徑上,眺望山下紛紛塵世;有人在參天古樹下鍛煉身體,看起來氣定神閑;有人并肩坐在山道上,大概傾訴著知心話語……
當一個人放慢腳步,給自己閑心閑情,走進自然,才能真正活得像一個人,否則只是生活的傀儡。
虎丘山頂有一處地方,叫作千頃云,名字源于蘇軾的詩句“東軒有佳致,云水麗千頃”。堂內(nèi)掛著一幅對聯(lián),可以算對此處風光的概括:波光先得月 ,山秀自生云。
蘇軾:東軒有佳致,云水麗千頃
千頃云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任吳縣令時,二年之內(nèi)六游虎丘。辭官后,他故地重游,寫下《虎丘記》,其中寫道:“千頃云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清代文人沈復,與妻子蕓娘攜手登山,到此閑游。后來他在《浮生六記》中追憶往昔的美好時光,對千頃云記有一筆:“蕓娘獨愛千頃云高曠,坐賞良久。”
如今,循著文人墨客的詩文,我們可見想象千頃云當年模樣——空闊疏朗,視野遼闊,白天可遇農(nóng)人荷鋤走過,晚上俯望姑蘇萬家燈火笙歌陣陣。
如今,已不見云水之麗、巒壑之秀,也不見雅人觴客,漁樵歸田。我坐? ??萬家燈火亭中,向西眺望,映入眼簾的,是有“中國比薩斜塔”之稱的的虎丘塔;向東望去,重重疊疊深深淺淺的春林綠意。
中國第一斜塔:虎丘塔
人生如旅,就像虎丘之行,本來可有可無,最終到來,站在這里,想著這些,都是機緣所致。雖然有風雨痛淚,我們依然對人生之旅樂不思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何必糾結(jié)于俗塵執(zhí)念,來去之間,何必不甘于失去?
8. 寫虎丘塔的詩
1、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濉ね踬s言《游獅子林》
2、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4、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
5、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6、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巍ぬK舜欽《滄浪亭》
7、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ぞS則《獅子林即景》
8、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
9、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
10、懶云仙,蓬萊深處恣高眠。
11、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
12、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里來。
13、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
14、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lián)
1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16、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濉ね翮对兕}姜氏藝圃》
17、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8、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杜荀鶴
19、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lián)
20、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21、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飄飄關(guān)塞云,微微河漢月。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fā)。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22、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23、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濉ば灬隆肚镞^懷云亭訪周雪客調(diào)寄踏莎行》
24、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25、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濉で 丢{子林得句》
26、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
27、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菊@繡綺亭舊聯(lián)
28、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29、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子林立雪堂聯(lián)
30、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31、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
32、懶云仙,蓬萊深處恣高眠……林泉愛我,我愛林泉?!獏俏饕荨兜钋皻g·懶云窩》,懶云窩為元代蘇州宅園
3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4、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萬山中。
35、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
36、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
9. 描寫虎丘斜塔的句子
蘇州虎丘塔傾斜是因為地基不均勻沉降導致的。
虎丘塔: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筑,位于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門內(nèi)8號 ,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妻就葬其父(闔閭)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始建于五? ?后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級八面,內(nèi)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檐,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xiàn)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內(nèi)發(fā)現(xiàn)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shù)群币姷膫鹘y(tǒng)藝術(shù)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
建筑構(gòu)造:虎丘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jié)構(gòu)。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重6000多噸。塔系平面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級。由8個外墩和4個內(nèi)墩支承。屋檐為仿木斗拱,飛檐起翹。塔內(nèi)有兩層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接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接上下和左右。
10. 虎丘山上的塔
虎丘塔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gòu)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就開始向西北傾斜,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虎丘塔,又稱云巖寺塔,位于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于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后毀。現(xiàn)仍存的虎丘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顯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
Hash:05e479755b13e227b4a5fc0794a03c9bb6674773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